“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,通过调整上下午门诊的出诊医生数量,使出诊医生数过于集中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。”11月1日,国新办举行“权威部门话开局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在会上介绍,为期三年的“改善就医感受、提升患者体验”主题活动启动以来,各级医院和广大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链条、全覆盖、全程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。例如,通过“削峰填谷”相关举措,一些医疗机构下午也能看到比较多的专家号,为患者节省了时间。
强基层,优质医疗服务在身边
“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,要让更多优秀医务人员在基层留得住、用得上。”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主任王斌表示,通过加强全科、康复、护理等方面的人才引进,实施“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”,组织城市医院和退休医师支援帮扶基层等措施,基层医疗人才队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。
数据显示,2023年各地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超过5000人,4800多名农村订单免费医学生完成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。
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方面,经费标准近年来稳步提高。“2023年的补助标准为人均89元。”王斌介绍,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紧密结合群众健康需求,逐步完善优化服务内容,2023年上半年为8988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、1.1亿高血压患者、3763万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健康管理服务,较2022年同期分别提高了40%、3.3%、6.9%。
与此同时,中医药服务走进社区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阵地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介绍,多地开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。在上海,100%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中医科。浙江以“中医处方一件事”数字化改革为切入口,推动中医医院实现临床、科研、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性重塑和全过程监管。山东、湖南创新实施了中医优势病种“按疗效价值付费”改革,为患者节约住院费用。
“公”字当头,深化改革
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统计数据,1—9月份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51.1亿,比2019年同期增长12.4%,比2022年同期增长6%;1—9月份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次达到2.2亿,比2019年同期增长16.7%,比2022年同期增加18.9%。
“从统计数据上看,无论是跟去年同期相比,还是跟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前相比,老百姓的看病就诊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,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得到持续提升。”雷海潮表示,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就医质量。
为此,国家卫健委以公益性为导向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,推进公立医院在人才、技术、学科和管理等方面高质量发展,并以专科建设为重点加快医学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。据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、省、市县分别支持建设不少于750个、5000个和1万个临床重点专科,争取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使其医疗机构达到三甲医院水平,全国至少有100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,1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,以形成城带乡、县乡一体和乡村一体的发展格局。